太极拳有很多转身动作。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中含有转身的动作有:揽雀尾、转身蹬脚、回身蹬脚、玉女穿梭等等。恩师张耀忠先生所创编的周天太极拳极为重视转身的训练,每一式都有两次向右转身270度,向左转身90度的动作,通过四次转身,完成360度的圆周运动,这也是周天太极拳命名的原因之一。
转身动作和平衡动作一样,难度偏大。每个太极拳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,一到了转身的时候,经常感觉到脚底不稳,身体摇晃,即便外人看不出来,自己心里还是能明显感到这种不安。
转身不稳的现象,一般会简单的认为是“动的不好”:
1、头重脚轻,脚底没跟。
2、身体笨拙,转动不灵。
其实,动的不好的背后就是静的不好。
解决问题的方法,也要针对这两个主要原因采取行动:
1、静的更好:思想放松,肌肉放松,气沉丹田,上虚下实,犹如不倒翁。
2、动的更好:用意念产生转动的动力:走眼神,采用六冲六合或外三合的方式,产生转动的动力。
3、处理和动和静的关系:放松趋向于稳定和静止;用意趋向于运动。两者和谐合作,欲动则动,欲静则静,静极生动,动极复静,随心所欲。
重点:
1、思想放松:过度关注结果,强烈期待转身要完美,结果是让思想紧张,造成身体僵硬。这个原因很重要,而往往又不被自知。
如何做到思想放松?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别的地方,比如向后看;比如想手找耳朵;想另外一个事情。
2、肌肉松弛:有意识地把身体的肌肉松弛下来,特别是上肢绝对不要用力,否则就会憋气,气上浮,头重脚轻。
3、气沉丹田:用意在肚脐或肚脐以下,还可以想提膝盖。这时能感觉到气沉下去了,上肢放松了,腰胯灵活了。
4、走眼神:眼睛尽量向右,向后看,身体自然就会有一个向右,向后转的动力产生。这里有两肾(中球)的作用。
5、走眼神的时候,眼球带动头部,脖子、肩、躯干、腰胯转动。上面是动。膝盖和脚尖要控制住不动,这样转动的部分才会有支撑。
6、眼神用到极限,上身转到极限的时候,干脆让它停止下来,保持不动。然后转动膝盖,脚尖。
7、转动膝盖和脚尖,也可以用手找脚、肘找膝、肩找胯的办法产生向右向后的驱动力,推动脚尖膝盖一起转动。这时上身保持稳定。
完整视频地址:https://m.weishi100.com/mweb/single/?id=1473009